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2022年秋季空中双选会

举办时间: 2022-09-01 至 2022-12-31

58

招聘公司

30

招聘职位

96

参与人数

已结束
双选会详情

尊敬的用人单位:

您好!首先感谢贵单位多年来对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2011计划”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前身是Soochow University(东吴大学,1900年创办),开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融中西文化之菁华,是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举办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东吴大学是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最先开展法学(英美法)专业教育,也是第一家创办学报的大学。1952年中国大陆院系调整,由东吴大学之文理学院、苏南文化教育学院、江南大学之数理系合并组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更名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学校更复名苏州大学(Soochow University)。其后,苏州蚕桑专科学校(1995年)、苏州丝绸工学院(1997年)和苏州医学院(2000年)等相继并入苏州大学。从民国时期的群星璀璨,到共和国时代的开拓创新;从师范教育的文脉坚守,到综合性大学的战略转型与回归;从多校合并的跨越发展,到争创一流的重塑辉煌,苏州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College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由苏州大学原化学化工学院和原材料工程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组建而成。原化学化工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前身是东吴大学化学系,创建于1914年。它的创始人是东吴大学第一位理科教师、美国生物学家祁天锡教授(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毕业硕士) 和东吴大学第一位化学教师,美国化学家龚士博士(1913年来自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1917年,龚士博士指导的两名研究生获得化学硕士学位,是东吴大学授予的第一批硕士学位,也是迄今为止能够确定的中国第一批化学硕士。原化学化工学院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为国家输送了许多优秀和杰出的人才。材料学科有近50年办学历史,目前已成为国内重要的材料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学部涵盖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拥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和博士后流动站。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一流学科”主要支撑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据2020年11月美国ESI数据,化学、材料学科列全球前1‰;最新Nature Index化学学科排名全国高校第9。


学部专业覆盖面广,设有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师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等本科专业。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化学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并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江苏省实验示范中心。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约2700人。


学部下设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和实验教学中心、测试中心。化学学院下设无机化学系、有机化学系、分析化学系、物理化学系、公共化学与教育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下设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下设化学工程与工艺系、应用化学系。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8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发达国家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 国家级培养对象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及其他国家级人才20人,另有省部级人才20余位。同时还聘请了包括诺贝尔获得者在内的30余位外籍名誉教授和讲客座教授。


学部科研条件优越,拥有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环保功能吸附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智能纳米环保新材料及检测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江苏省有机合成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江苏省水处理新材料与污水资源化工程实验室及其他20余个省、市、校级重点实验室。拥有包括600兆超导核磁共振谱仪、高分辨透射电镜、Mercury CCD X单晶衍射仪、XploRA Plus多功能光学光谱分析测试综合平台、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FT拉曼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FTT0007锥形量热仪、U3000-MSQPLU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MicroQ-TOF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等多台大型先进仪器以及先进的材料加工设备。


学部近年来承担“973”、“863”高科技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部委和省市科技开发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400余项,年均到账经费6000余万元。在化学和材料科学研究领域获得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及其它省部级科技奖励数十项。近三年来,分别在Science, Nature Commun., JACS,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学部十分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理工结合的优势,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50%的本科毕业生可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研究生可以参与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通过举办博士生论坛和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等,使研究生科学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近年来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7篇、优秀硕士论文9篇。学部与加拿大、美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德国、英国等国家的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实质性的合作研究,建立了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换项目。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本科阶段获得国际交流的机会,研究生出国开展短期学术研究、参加学术会议等已经逐步成为常态。


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座落于美丽宁静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是读书和研究的理想之地。学部全体师生热忱欢迎有志于在化学化工与材料等领域有所作为的莘莘学子进入学部深造,同时也热切期盼海内外化学化工与材料等学科的优秀学者加盟。


为满足各用人单位对人才招聘的需求,帮助应届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现诚邀用人单位报名参加本校2022年应届生秋季空中双选会,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双选会时间

举办时间:2022年9月1日至12月31日

主办单位: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

协办单位:北极星招聘

举办形式:线上双选会


二、报名及参会方式

用人单位:

访问【空中双选会页面】(电脑端或移动端),进行账号登录。

无北极星账号企业需要先进行【企业注册】。点击【登录】,选择相应空中双选会场次【报名参会】,提交【企业信息】【招聘简章】【本场招聘职位】,完成报名,等待审核。

学生参会:

访问【空中双选会页面】(电脑端或移动端),进行账号登录。

若无北极星账号,需先进行【个人注册简历】,有北极星账号的学生建议【完善简历】,登录成功后【报名参会】,建议学生提前注册报名填写简历,提高投递成功率。


三、注意事项

1、本场双选会对北极星会员免费开放。

2、工作人员将根据报名情况对报名参会企业进行筛选审核,审核通过的企业可进行双选会页面展位展示和职位上线(企业审核通过后需发布职位,便于提前宣传、接收简历)。

3、双选会开场,企业可发布职位并收取学生简历。

4、学校将通过就业信息网、就业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发布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四、联系方式

企业端

联系人:李先生

手机/微信: 15733510863(微信同号)

学生端:

联系人:星姐

微信:16633583802(微信同号)


进入会场
×

会场暂未开放

请于2022-09-01 09:00之后进入

企业
服务热线

    客户服务
    客户感言
    付款方式
    关于北极星
    关于我们
    荣誉资质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帮助中心
    网站导航
    咨询服务
    售前咨询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会员客服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技术支持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错误反馈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交换链接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投诉建议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使用与帮助
    用户协议
    信息保护
    增值服务
    职位规范
    侵权举报
    网站运营
    北京火山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5号院华文国际传媒大厦A座201
    联系电话 010-85759016
    求职者服务热线 0335-3923858
    工作日 9:00 - 18:00

    Copyright ©1999-2025 北极星双选会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169号 京ICP备0900330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58号 电子公告服务专项备案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京) 字第1322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200384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1101052014340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朝阳区人社局监督电话:(010)57596212,(010)65090445